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9月23日,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在北京城市副中心張家灣設計小鎮開幕,這是北京市首個國際性的城市建筑展。北京建筑大學受邀參加專題展,推出長城文化保護展和小空間大生活——百姓身邊微空間改造行動計劃展兩項展覽,系統展示了學校服務北京長城文化保護利用和城市微空間改造成果。
9月29日,北京城市副中心報以《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成果發布》和《小微空間改造“樣本”亮相城市建筑雙年展》為題,在重要版面同時刊發2篇文章,報道了我校參展情況以及相關科研成果。
掃描二維碼 查看報道原文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
(北京段)建設保護
規劃成果發布
小微空間改造“樣本”
亮相城市建筑雙年展
1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
建設保護規劃成果發布
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怎么建?北京建筑大學長城文化保護展予以回應。在張家灣設計小鎮正在舉行的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上,由北京建筑大學北京長城文化研究院擔綱編制的《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重點成果亮相。
從未來設計園區南門進入,一個面積約有十幾平方米玻璃鋼翻模制作的白色沙盤映入眼簾,模擬的巍峨群山中,山脊線、山澗線高低起伏,勾勒出立體感十足的崇山峻嶺。這里展示的就是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未來的樣子,緊扣本屆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未來·家園”的主題。
“在建筑遺產保護方面,我校牽頭完成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規劃》,無疑是這次展覽的亮點之一。”北京建筑大學教授湯羽揚介紹。
沙盤只是“藥引”,有關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建設保護的“秘方”在沙盤西側墻壁上具體呈現。這幅巨幅整體規劃圖展示了《長城國家文化公園(北京段)保護發展規劃》的主要成果。長城文化帶自西向東涉及沿線6個區,規劃根據長城所在區各類文化和旅游資源、山脈溝域自然環境、公共服務配套設施、村鎮資源條件等資源稟賦和保護發展條件,明確了整體空間結構布局。規劃去年2月啟動,今年8月經北京市推進全國文化中心建設領導小組專題會審議通過。
長城文化帶
在本次展覽中,北建大首次展出了該規劃的重點成就——長城文化帶沿河城、居庸路、黃花路、古北口路、馬蘭路五大重點組團保護和發展規劃。
規劃圖顯示,位于門頭溝區齋堂鎮的沿河城重點組團,將規劃沿河城核心展示園,串聯永定河生態景觀展示帶和黃草梁長城展示帶。
居庸路重點組團將以“長城文化+國際名片”為特色,規劃定位為“重拾京畿古道滄桑,漫步長城文化史卷”,擦亮關溝豐富的人文遺產。
黃花路重點組團將“創建長城保護修復實踐基地”,成為明長城保護利用的全國示范點和長城文化國際傳播的重要窗口。
古北口路重點組團主題定位為“長城+多彩古鎮融合的新景區;京畿長城文化共融發展的新典范”,突出古北口鎮國家級長城重要點位和中國歷史文化名鎮的價值特征。
馬蘭路重點組團規劃了將軍關長城核心展示園和黃松峪長城展示帶、紅石門長城展示帶。
據悉,2021年至2023年將是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關鍵年份。北建大將對標國家和北京市建設保護規劃目標,推動各類項目落地。
2
小微空間改造“樣本”
亮相城市建筑雙年展
作為北京國際設計周的重要組成部分,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在張家灣設計小鎮如約亮相,展期至10月7日結束。未來家園究竟什么樣?在這里可以盡情暢想,市民不僅能在科幻中漫步,幻想未來,也能找到自家門前切實可行的更新方案,改造現在。來自北京建筑大學展區的“小空間 大生活——百姓身邊微空間改造行動計劃展”就吸引了不少居民駐足,他們紛紛拿起手機拍照,把城市老舊空間巧妙改造的點子帶回家。
“小空間 大生活——百姓身邊微空間改造行動計劃展”的展示內容,是北京建筑大學與市規自委、市發改委、市城管委聯合發起的行動成果。為探索激活和重塑居民身邊“三角地”“邊角地”“垃圾丟棄堆放地”“裸露荒棄地”等“消極空間”和“剩余空間”的途徑,全市遴選出8處典型小微公共空間,征集民意和優秀設計方案進行改造。
8個項目每個項目一個模塊,均從項目概況、實施成效兩方面介紹,有文字有圖片對比。臟亂破舊的違建拆除后筑起怡人公園,日漸衰敗的花園更新后鋪設多彩健身步道,廢棄殘破的自行車棚被修整一新,經年不用的空地上打造兒童樂園……從設計圖紙上的美好設想變為居民身邊的靚麗現實,小微空間改造妙筆生花。
“歡聲笑語的院子”
“這些改造別具匠心,既好看又好玩,咱們也可以借鑒。”一位來自城市副中心的居民看得津津有味,引起他興趣的是北新橋街道民安小區的改造。這處公共空間已被打造為“歡聲笑語的院子”:設計團隊因地制宜,利用人防建筑屋頂開辟了一個二層活動平臺,順著無障礙通道來到二層,敞亮的公共露臺出現在眼前,居民可以在這里享受陽光,也解決了小區住戶無陽臺的晾曬問題;從二層到一層,還有另一種玩法,可通過滑梯直接滑下來,也可走寬敞的臺階,這是設計師利用局部高差為小朋友們設計的趣味休閑空間;二層平臺下方空間也被活用,這里設計了特色雕刻文化墻,展示胡同歷史記憶,串聯居民舊時光。
經過精心改造,這些城市老舊空間已經成為環境品質佳、無障礙設施優、使用功能完善、歷史文化厚重、居民文體活動豐富、公共藝術經典的城市公共空間更新示范。“本次展覽的主題為‘未來家園’,這8個城市更新案例正是補足生活基本功能,促進生活品質提升的示范工程,小空間大生活,既具備可行性,又符合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這就是未來家園的樣子。”北建大科發院副院長周理安說。
此次展覽上,北建大還透露,明年將把小微公共空間改造目光投向城市副中心,依托北建大全產業鏈的學科、人才和產業布局,聯合當地政府和駐地企業,打造城市副中心城市實驗室,研究城市更新技術和機制,開展城市更新實踐,助力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將更多便利、實惠和品質帶給副中心百姓。
參展簡介
北京建筑大學參與北京城市建筑雙年展之專題展部分,展區位于主展場張家灣設計小鎮未來設計園區,展區占地面積47㎡。學校以服務首都城鄉規劃建設和“四個中心”建設工作的重要成果為依托,將聲光電、長城投影視頻與素模相結合,重點展示近兩年來我校在長城文化研究與保護、小空間大生活微空間改造等方面的成果。
北京建筑雙年展專題展展區規劃
結合展覽主題和我校學科特色,根據學校總體安排,本次建筑雙年展北京建筑大學展覽專題為“歷史文化保護與城市規劃設計成果展”,展區共分為兩個部分,分別為長城文化保護展和小空間大生活——百姓身邊微空間改造行動計劃展。我校展區位于主展場南門入口處,展區北側采用展墻和展區中央地面素模為長城文化保護展部分,主要展示我校北京長城文化帶及其重點組團規劃與保護修繕的研究成果;南側展墻小空間大生活——百姓身邊微空間改造行動計劃展部分,采用視頻和展板形式,主要展示我校小空間大生活——百姓身邊微空間改造行動研究成果。
供稿|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曲經緯
統籌|任敏
編輯|王博良
校對|李小虎
責編|王洋
審核|高蕾
跟小編一起分享
點亮“在看”、“點贊”哦
浙江杭州升降機械有限公司是專業生產貨梯,登車橋,升降機,升降平臺,升降貨梯,液壓升降機,液壓升降平臺,鋁合金升降機,液壓登車橋等升降機械的專業制造商。公司產品廣泛應用于冶金、市政、交通、機電、廠礦企業、生產車間、重工、造船等行業企業中。并可根據用戶的特殊要求,設計制做非標產品,以滿足用戶的需要。我們的產品銷往全國各地
, 公司擁有升降機械、通用設備、機電設備、自由進出口權,升降設備出口到遠東、亞、歐、非、美洲等國家,受到客戶的贊揚和好評。
我們始終堅持"質量第一、信譽至上"的宗旨,本著"創優質品牌、鑄一流形象"的原則,不斷開拓創新,精心制造優質產品。
本公司承諾,所有產品將免費保修一年,終生維修服務。 嚴把質量關的同時,我公司生產的液壓升降機、升降平臺,每個部件都選自國內大型企業,還可根據客戶要求采用進口部件。致力于建一流誠信企業,創一流知名品牌,為國內外用戶提供優質、周到的服務。